基於多孔載體的有機定性相變材料在一定的工作溫度範圍內,可穩定進行太陽能獲取與轉換🤦🏿,在太陽能光熱利用中展現了良好的特性而備受關註,具有高熱導率、親和性、光子捕獲能力的三維網絡結構在提供良好的光吸收🤳🏼👨🏽🍳、導熱及光熱轉換性能的同時,可以有效的防止相變材料泄露♊️,可望在太陽能高效光熱利用中展現獨特的優勢。
近日🙅🏽♂️,上海先進熱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謝華清教授、於偉教授團隊采用自組裝定向冷凍幹燥製備了含有少量碳納米管(CNTs)和碳球(CSs)的黑色氧化石墨烯氣凝膠(B-GA)🤣,以其為支撐材料👩🏿⚕️,采用真空浸漬法得到了具有三維互穿網絡的聚乙二醇復合相變材料B-GA-PCM🦙⚪️。結果表明,三維結構和豐富的官能團大大提高了復合相變材料的穩定性🏋️,CNTs和CSs的加入大大提高了PCMs的導熱性和光熱轉換能力。與純PEG相比,熱導率提高了181.58%,光熱轉換效率可達89.3%🍋。通過數值模擬也進一步證實,基於GA的相變復合材料表現出更好的導熱性。此外🍽,三維相變復合材料還應用於熱差發電,在移除光源後300 s內仍可保持35 mV的穩定輸出電壓。相關研究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1 GA-PCM和B-GAPCM製備示意圖
圖2(a) PEG、GA-PCM、CNT-GA-PCM和B-GA-PCM的熱導率比較;(b)GA-PCM和B-GA-PCM在加熱板上不同時間點加熱和冷卻階段的紅外相機圖像;(c)溫度分布雲圖
如圖2a所示🤶🏽,純PEG的熱導率約為0.38 W/mK🕣🚴♀️,B-GA-PCM的熱導率增加了181.58%,高於GA-PCM和CNT-GA-PCM。這是因為在B-GA-PCM中🏋🏽,CNTs穿插在GA中,形成一個更好的熱傳導網絡,CSs進一步填補了熱傳導網絡的間隔,並提供了更大的可變區域🎪,這有利於吸附更多的PEG。為了更直觀地比較兩種PCM復合材料的導熱性,應用Ansys19.2對樣品在加熱板上的傳熱性能進行了數值模擬。結果如圖2c所示,B-GA-PCM的傳熱速度明顯高於GA-PCM🤸🏼♀️,驗證了上述實驗結果。
圖3 (a) GA-PCM、B-GA-PCM和PEG的光熱轉化曲線;(b)GA-PCM和B-GA-PCM的光熱轉換效率;(c)太陽能-熱-電轉換裝置;(d)移除光源後的電壓變化
在模擬陽光下👶🏼,B-GA-PCM的溫度升高很快,從25℃升高到50℃僅需200s。此外👏🏿,連續光照1000s後,B-GA-PCM的溫度達到70℃🤦♀️,遠高於PEG的相變溫度,而純PEG的溫度僅達到43℃,無法達到其熔點👵🏻。經計算,GA-PCM和B-GA-PCM的光熱轉換效率分別為53.2%和89.3%,證實了CSs和CNTs的引入大大提高了GA-PCM的光熱轉換效率。在太陽能-熱-電轉換測試中,當相變復合材料吸收了大量的光能後,氙氣弧光燈關閉,萬用表上仍能檢測到一段時間的電壓,如圖3d所示🪣。這一現象表明,相變復合材料有效地吸收了光能🤸,並將其轉化為熱能,為熱差發電提供了可能性。
以上成果發表在ACS Applied EnergyMaterials上,沐鸣平台研究生包誌傑為第一作者💁🏽♀️👩🏿🚒,沐鸣平台能源與材料工程沐鸣邴乃慈副教授🦙🛀🏼、於偉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Three-Dimensional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Phase-Change Composites with High PhotothermalConversion and Rapid Heat Storage and Release,https://doi.org/10.1021/acsaem.1c0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