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科學研究| 正文
沐鸣青年教師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最新成果
發布時間:2024-10-10 17:02:55   發布人: 沐鸣

 近日,沐鸣青年教師崔永傑作為第一通訊作者在材料領域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中科院一區TOP, IF=18.5)上在線發表了題為“Achieving19.72% Efficiency in Ternary Organic Solar Cells through ElectrostaticPotential-Driven Morphology Control”的研究論文,沐鸣平台為論文的第一通訊單位🌎,該工作得到了吳子華教授和李文琴副教授的指導。這是崔永傑老師202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之後取得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具有質量輕、成本低、半透明和可加工等優點,被認為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之一🏃🏻‍♀️。近年來📌,隨著有機光伏材料的開發設計和器件工藝的不斷優化🧑🏻‍🎓,OSC器件效率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單結器件效率突破20%是基於三元策略實現的*️⃣,該策略是通過在主體系統中引入第三組分拓寬光吸收🧘‍♀️🧎🏻‍♀️‍➡️、優化共混形貌或提高激子解離和電荷提取。然而,目前對第三組分的選擇缺乏理論指導,特別是從分子結構的角度來理解其在共混體系中的作用機製。

基於此,本工作提出將基於分子表面靜電勢(ESP)的定量參數作為第三組分篩選的標準📡。非對稱受體BTP-OS的總的平均ESP值較低,分子極化指數較大,從而被選擇引入到PM6:L8-BO體系中。這種第三組分引入會導致ESP誘導的分子間相互作用減弱🤵,與給體的相容性降低,從而優化三元共混體系的多尺度形貌。最終,三元器件實現了19.72%的光電轉換效率⚃🐃,這是基於PM6:L8-BO三元器件的最高效率之一,同時器件具有較高的激子解離和電荷收集效率、較低的能量無序和非輻射能量損失。另外,在PM6:BTP-eC9和D18:N3體系中也得到了類似的效率提高,證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廣泛適用性🪖。該工作不僅為選擇三元組分提供了一個簡單有效的原則🛗,而且為優化三元OSC建立了一個更廣泛的框架,有可能推動跨不同材料系統開發更高效的OSC。

圖1.(a)化學結構式。(b)每個原子的平均靜電勢值🤌🏿。(c)ESP面積分布。(d)量化參數。(e)接觸角測試🐲。(f)表面能和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參數🈯️。

圖2.(a)AFM高度圖。(b)GIWAXS圖。(c)垂直成分分布圖。(d)形貌示意圖。

圖3.(a) J-V曲線。(b)效率分布圖。(c)EQE曲線。(d)Jph-Veff曲線。(e)TPV曲線💆🏿。(f)TPC曲線。(g)電子-空穴遷移率👄。(h)光穩定性。

圖4.(a-c)不同器件的歸一化s-EQE和EL數據。(d)器件能量損失的直方圖。(e)EQEEL圖。(f)FTPS-EQE曲線。

圖5.(a-c)J-V曲線💆‍♀️。(d-f)EQE曲線🆓。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415499



分享到:
相關信息
沐鸣官方专业提供:沐鸣官方沐鸣沐鸣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官方欢迎您。 沐鸣官方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