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本科生教育| 正文
2024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指導性培養計劃
發布時間:2021-09-08 10:08:19   發布人: 沐鸣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指導性培養計劃

(2024級)


專業代碼🏌️‍♀️🤲🏼: 080401

一.培養目標

1.培養總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信念堅定、刻苦鉆研、勇於擔當”素質,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適應新能源行業技術快速發展,滿足國家和長三角地區經濟建設需要😳,能在高效“產能”💅🏽✔️、“儲能”、“節能”新興產業和新經濟領域,勝任新能源材料與器件設計、研發、生產、運營及管理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2.價值引領目標

本專業以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養學生養成嚴謹細致🌡、專註負責的工作態度,具備“信念堅定👆🏿、刻苦鉆研🐼、勇於擔當” 素質,推動國家新能源材料及其綜合開發利用產業的發展👡。

3.學生畢業五年後須達到的目標

(1)專業基礎和技能:具備紮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知識😌;具有電工電子、工程製圖🧑🏼‍🤝‍🧑🏼👇🏻、計算機等工程基礎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識🔒;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對高效能源存儲、高效能源傳遞和高效節能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並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

(2)職業定位🤛🏻:能夠跟蹤新能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具備工程實踐能力及創新思維🧝‍♂️,承擔新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生產⚅、管理、研發✊、設計等工作,達到工程師執業水平。

(3)基本素質👆🏽:熟悉與材料和新能源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重要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文素養🧘🏼‍♀️,具備法律、環境與可持續性發展意識🎱,遵守職業道德,承擔社會責任👂🏿。

(4)社會能力: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管理及執行能力🪸,富有團隊合作精神,能夠融入、帶動或協調項目的組織實施並有效發揮作用。

(5)自我發展:了解新能源材料技術發展的規律,不斷提高應用能力與水平,具備自我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習慣與能力🧹,能夠主動適應職業環境的變化和發展。

二.畢業要求

畢業要求1.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於解決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

1-1掌握數學和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基礎知識🧘🏼‍♀️,掌握機械、電工電子等工程技術知識和工程原理💸,並能用其表述工程問題🫵。

1-2能將材料特別是新能源領域材料的設計、製備🥈🚣🏼、加工等復雜工程問題抽象成數學、物理問題💇‍♀️,進行建模求解。

1-3能夠將相關知識和數學模型方法用於推演🩻、分析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特別是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方向的工程問題🔇。

1-4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以及工程技術知識用於解決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特別是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方向的復雜工程問題🪶。

畢業要求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並通過文獻研究分析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2-1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和判斷影響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特別是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方向復雜工程問題的關鍵因素和環節👰🏽。

2-2能夠利用相關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數學模型方法,針正確表達新能源材料及其器件的設計👨🏽‍🦳、製備和應用中的復雜工程問題📹。

2-3能夠通過文獻研究對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的設計、製備和應用環節的多種解決方案進行判斷和研究☹️。

2-4 能夠利用相關科學的基本原理🧗🏻‍♂️,借助文獻研究,分析新能源材料及其器件的設計、製備和應用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獲得有效結論。

畢業要求3. 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基於CDIO工程理念,構思💉、設計針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新能源領域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部件)或工藝流程👳‍♂️,並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3-1掌握材料產品開發全流程及其工藝設計的基本方法🤼,了解影響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開發過程及工藝設計的各種因素👧🏽。

3-2能夠基於材料成分🧔🏼‍♂️、組織🧘🏿‍♀️、結構、性能的基本規律,針對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特定使用需求中的復雜工程問題,通過合理設計工藝流程🧑🏿‍🌾、正確選材以及開發加工技術,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3-3能夠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工程設計和開發過程中⚠🙎🏼,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畢業要求4.研究:能夠基於科學原理並采用科學方法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並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4-1能夠基於科學原理、工程技術的基本原理及實驗分析方法,通過文獻研究或相關方法👩🏻‍🦼,調研和分析材料設計與選擇🫲🏽、製備工藝及參數、部件設計及優化中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

4-2能夠運用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基於實際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方向的工程問題,選擇研究路徑,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

4-3能夠根據既定實驗方案,選用或搭建合適的實驗平臺,安全地開展實驗*️⃣,科學正確的采集實驗數據。

4-4 能對實驗研究結果進行分析🎏、解釋💭🍈,並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畢業要求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材料科學與工程與新能源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擬,並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5-1掌握工程圖學、分析測試儀器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使用原理和方法,了解其特性和使用範圍🥣。

5-2能夠使用工程圖學、現代專業檢測設備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與仿真,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計算與設計。

5-3 能夠針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開發和選擇現代專業檢測設備🧑‍🦽‍➡️、信息技術工具和分析手段🕵️,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模擬與預測⛏,並能夠分析其局限性。

畢業要求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於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並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6-1具有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相關企業的實習和工程實踐的經歷,了解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特別是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領域相關產業技術標準🧑🏼‍⚖️、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知識👩🏿‍🦰,理解不同社會文化對工程活動的影響。

6-2能夠分析和評價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項目的實施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以及這些製約因素對相關項目實施的影響🤶,並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畢業要求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相關復雜工程問題的專業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7-1知曉和理解國家對能源🦹🏻、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及相關政策,建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並理解其內涵。

7-2能夠站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思考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特別是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方向工程實踐的可持續性,能夠分析和評價實際工程實踐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損害和隱患👃🏽。

畢業要求8.職業規範: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工程實踐中理解並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責任。

8-1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健康的體質和良好的素質🥷🏼,理解個人在社會及自然環境中的地位👩🏿‍🚀。

8-2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誠實公正、誠信守則的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並能在工程實踐中自覺遵守🦗🍅。

8-3 理解工程師對公眾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能在工程實踐中自覺履行責任。

畢業要求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9-1理解團隊工作中多學科背景的普遍性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與團隊成員有效溝通🧏🏿‍♀️🧑🏻‍🍳、合作共事🪺。

9-2能夠在團隊中獨立或合作開展工作👏🏽。

9-3能夠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開展工作並按時完成任務🤲🏼👨🏻‍🦰。

畢業要求10.溝通:能夠就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自己觀點及回答問題;掌握一門外語,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0-1掌握技術文件或科技論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能夠就新能源相關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以口頭🚶🏻‍♂️、文稿、圖表等方式清晰表達專業觀點,回應質疑,理解與業界同行和社會公眾交流的差異性。

10-2了解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國際發展趨勢和研究熱點,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10-3 掌握一門外語,並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就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專業問題,跨文化背景下進行基本溝通和交流。

畢業要求11.項目管理👩🏻‍🏭:理解並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並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1-1能夠理解並掌握工程項目中的相關工程管理原理和經濟決策方法。

11-2了解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特別是新能源材料與器件行業中產品全周期😐、全流程涉及的工程管理與經濟決策問題。

11-3能夠在多學科環境下,利用工程原理和經濟決策方法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工程設計、技術開發方案進行分析、評價6️⃣。

畢業要求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12-1能在社會和技術發展的背景下🏂,了解專業技術不斷發展的趨勢,認識到不斷探索和學習的必要性🧑‍⚖️。

12-2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對技術問題的理解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等。 

三.學製

四年

四.修業年限

實行彈性修業年限,一般為四年,彈性幅度最短不低於三年,最長不多於六年🤽‍♂️。

五.畢業與學位授予

本專業學生必須按指導性培養計劃的要求修讀完成各類別課程規定的最低學分、並完成第二課堂規定的所有內容,總學分達到168學分🤵‍♀️🧑🏿‍⚖️,方可畢業🦹🏻;達到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六.主幹學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

七.專業核心課程

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固體物理導論🧑🏼‍💼、材料結構與性能🧛🀄️、材料化學、納米材料技術、化學電源、新能源技術及應用、薄膜材料及器件製備技術等。

八.課程體系構成及學時分配比例(不含第二課堂)

課程類別

總學分

總學時

理論學時

實踐學時

公共基礎課

58.5

35

1072

984

88

通識課

10

6

160

160

0

工程基礎課

10

6

160

128

32

專業基礎課

22

13

352

336

16

專  業   課

25

15

400

400

0

專業實踐

41.5

25

1000

0

1000

合計

167

100

3144

2008

1136

理論學時👩🏻‍🦳:實踐學時(%)

64:36


分享到🚴🏼‍♂️:
相關信息
沐鸣官方专业提供🕵🏻‍♂️:沐鸣官方沐鸣沐鸣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官方欢迎您。 沐鸣官方官網xml地圖